栏目导航
  战争概览(2572)
  战争简介(0)
  战争背景(1990)
  军事对比(582)
  战争历程(0)
  第一阶段(0)
  第二阶段(0)
  第三阶段(0)
  重要战役(179)
  平壤之战(8)
  黄海海战(57)
  旅顺口之战(54)
  威海卫之战(24)
  辽东之战(36)
  甲午人物(3940)
  邓世昌(309)
  李鸿章(2922)
  明治天皇(122)
  伊藤博文(384)
  左宝贵(64)
  丁汝昌(109)
  刘步蟾(30)
  历史研究(1806)
  图书专著(66)
  期刊论文(629)
  会议论文(61)
  学位论文(83)
  报纸文献(967)
  史料集锦(61)
  珍贵图片(7)
  影像资料(54)
  报纸文献(0)
日本在中法战争时期的动向
作者:郭文婷  年份:2011-01-01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日本 中日关系 中法战争 日法联合 甲申政变 甲午战争 
描述:使清政府分散注意力,进而对中法战争以及中日关系产生了一定影响。关于中法战争的先行研究大多是闱绕战争的参与国即中国、法国、越南而进行的,只有极少数学者提及其他资本主义国家(尤其是日本)在这场战争中的作用。本文在先行研究的基础上,利用新发掘的史料,对中法战争时期日本的行动与意图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考察了中法战争与日本的关系,及其对近代中日关系的影响。论文按照时间顺序,分为三章展开论述。第一章主要论述了中法战争之前的中日关系。随着西方列强侵略的加剧,中日两国都受到了极大的冲击,清朝在鸦片战争以后渐渐沦为半殖民地,而日本通过明治维新后的改革-步步崛起,并开始向外扩张,期间一再染指清朝属地。第二章分析了中法战争中日本的行动与意图。第一节主要叙述了战争的背景与过程:第节通过分析“清日关系不稳说·日法联合说”,考察了日本对这场战争的反应;第三节论述了甲中事件的背景、过程以及《天津条约》的影响,分析甲申事变与中法战争之间的关系;第四节考察了战争期间日本关注台湾的情况。第三章主要论述了中法战争后日本的动向及其对中日关系的影响。通过分析中法战争后日本的舆论反应以及19世纪80年代后期的东亚的国际形势,考察了日本对朝扩张的政治意图:论述了日本的军事扩张过程及其背后意图。最后总结了中法战争与日本的关系,并从广义上探讨了中法战争的影响。通过论述,可以明确以下三点。首先,日本利用清朝忙于中法战争、在朝势力有所削弱这一点,策划并煽动了甲申事变;事变后,日本认清了清政府担心受到日法夹击而必有所退让这一点,着手于甲申事变的处理。因此,可以说中法战争给日本发展在朝势力、排挤清朝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进而对以后的中日关系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其次,甲申事变的发生也对中法战争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清政府在取得镇南关大捷之后急于向法国“乘胜议和”,也是因为受到日本可能参战的潜在威胁。另外,中法战争结束后,清法双方签订了《中法新约》。清朝外交上的失败,即失去了越南的宗主权,刺激了日本争夺朝鲜的欲望。然而清朝军事上的胜利却使日本认识到了加强军备的重要性,为了实现其独占朝鲜的野心,日本进一步加快了军备扩张的步伐。19世纪中后期是中日关系开始转变的过渡期,本文即以这段时期的清日关系为背景,主要分析了中法战争中日本的行动与意图及其对清日关系的影响,并论述了战争以后日本为争夺朝鲜而做的舆论、军事等准备。十年后,日本终于发动了甲午战争。
明治日本的军事经济的研究:以甲午战争爆发前的十年为中心
作者:唐英林  年份:2009-01-01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征兵告谕” 军产复合体 政商 铁道军事运输 北洋舰队 条约改正 
描述:为中心的私营企业、军队和政府结合形成的军需产业复合体。从狭义上来讲,军需产业包括了维持军队和对外开战时所必需的服装、燃料、食品、武器装备等等各个方面的内容。因此对于甲午战争清朝战败的原因,有必要从军需产业的各个领域进行分析研究。本文正是以此为切入点,重点考察明治中期日本的军事经济规模及其与各产业界的关联,明确军需产业对明治日本军事实力的影响。同时简单分析清朝洋务运动中的军需产业及其规模,对中日两国的军需产业进行简单的比较,从军需产业层面分析出甲午战败的必然性。为此,本文共分六个部分。 在序章部分,主要提出了本文考察的对象、研究的价值、先行研究及研究的方法和目的。中日两国在工业革命之后先后受到了西方列强的侵略,都进行了改良和改革运动。但是在经历了二十多年的发展之后,甲午战争中日本一举打败清朝,...
明治时期日本汉文学家依田学海与中国
作者:杨爽  年份:2012-01-01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依田学海 中日交流 人物交往 甲午战争 中国观 
描述:明治时期日本汉文学家依田学海与中国
晚清最后十余年间爱国诗研究
作者:崔月  年份:2009-01-01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爱国主义 甲午战争 爱国诗 黄遵宪 秋瑾 
描述:人中最典型的代表,他们的爱国情感一直激励着后人。在晚清的最后十余年间,由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他们写下了大量的感人至深的爱国诗篇,对激发民族精神起了重大作用。 黄遵宪的诗歌主张和实践,为资产阶级改良派的“诗界革命”奠定了重要基础。他追求的目标是:“旧风格含新意境”,采用现实主义的方法,反映近代史上的重大事变,特别是反映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他的诗通常被后人称为“诗史”。他的诗表现了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他的诗是时代激流中的浪花,他既能以感人诗句抒发其忧国忧民之情,以激发国人的醒悟意识,又能以激扬文字表达其不甘屈服于侵略者的顽强战斗意志,以启迪国人增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民族责任感。丘逢甲的大量诗作洋溢着爱国爱乡的激情,饱含着台湾人民和他自己的辛酸血泪,记叙了近代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反映了要...
洋务派的甲午战争
作者:王昭  年份:2014-10-28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洋务派 甲午战争 
描述:本文研究了洋务派与甲午战争的关系,旨在从甲午战争中国的失败教训中去吸取对我们今天改革与开放有价值的借鉴。
清末民初文学作品中的甲午战争
作者:翟文栋  年份:2007-01-01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已经被阿英先生收录在《甲午中日战争文学集》中;另外部分描写有甲午战争的小说作品4部。所以,笔者发现目前国内保留至今的直接或间接描写甲午战争的清末民初小说作品共有22部。 本论文在对阿英先生的《甲午中日战争文学集》收录的甲午战争小说作品补遗的同时,再现了清末民初文学作品中的甲午战争,分析了清末民初中国人眼中的甲午战争,中国人眼中的日本军队、日本士兵等典型形象,探寻了清末民初甲午战争小说的描写特点、叙事特征等。 本论文主要分三章进行论述。 第一章首先简单介绍了历史上的甲午中日战争。然后,对国内甲午战争文学的集大成者阿英先生及其作品进行了总体介绍。在此基础上,经过本人调查整理,补遗了《甲午中日战争文学集》中未曾收录的13部甲午战争小说作品及4部部分描写有甲午战争的小说作品。 第二章主要...
清末海军重建中后勤理论研讨的若干问题(1895至1911)
作者:林锦坤  年份:2005-01-01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甲午战争 后勤人才教育 医疗 船坞 军工生产 日俄战争 军港建设 海上测量 海军基础 海军后勤 
描述: 另一方面,甲午后国防危机转变为民族国家危机,在一连串的侵略中,沿海良港不但被瓜分,而国家主权亦被列强所剥夺,中国已沦为列强的半殖民地。在这国家危机当中,稍有重建的海军仍阻止不了列强的海上侵略,而在面对八国联军的入侵及日俄战争中的保卫中立上,也显得无能为力。适逢此时,海权论传入及列强海上竞争升级,海军对于国防及国家生存发展的重要性开始被国人重视。 在这样的情况下,海军重建被赋予新的内涵:必须顾及当前的战略形势及国家发展需要,在这些目标下,海军重建须包括全方位重建发展。而海军后勤的理论研讨工作也在这种环境下展开。 清末海军重建议论中海军后勤理论的研讨主要环绕以下的问题:如何重建后勤,达到强化海军,顺应新的战略要求的目标。例如,在海上测量方面,国人要求加强海上测量工作以制作海图,供应海军新任务之用。另一方面,海上测量工作的加强亦是为海军后勤设施的兴建作好选址等的先期工作;在建设新海军港方面,国人要求顺应新形势,建设新军港;在军工生产改良上,国人在新角度上指出其重要性并要求透过多种方法提高独立生产能力;在维修能力方面,国人对船坞的建设有相当多的研究,并提出重组及建设新船坞,作为维修的重要依据。另外,研讨还包括医疗及后勤人才培育等。 值得留意的是,当时的海军后勤理论其实是受重视的,这由清政府及海军当局曾付出实质行动去实现它可以看出,其主要手段包括在行政制度上重视对后勤的管理,透过各种计划落实后勤建议,也制定后勤规章制度。而更重要的是,海军当局更透过资源调整、增加经费及其它实际措施来令后勤得到改善。而透过实例,我们也可观察到海军后勤有所改善。 当然,我们须留意当时海军后勤理论最终无法实现,民国后更见倒退, 这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讨论参与者及实行者都只透过报章杂志接触到后勤知识,故在认识上其实未能进一步深入,也遗漏很多内容,当中部份是海军后勤的核心问题之一,例如海军后勤部们的管理运作、如何达到有效监督等,都没有明确的提出;而部份海军高层对后勤认识未够全面,在决策上更做出有违后勤原则的决定。 更大的损害是:海军后勤理论的研讨是建基于顺应环境限制,在容许范围内进行海军后勤建设,然而当时在财力还是工业能力上,其实还未「达标」,难以有效支持落实建议;而民国乱局更严重打击后勤理论的落实。另外,外国势力也成为阻挠海军后勤理论落实及发展的「力量」。在多重限制打压下,后勤理论难以进一步实践,往日成果也被抵消。 当时海军后勤理论的发展,其实是近代军事思想发展史中一个里程碑,这是因为在议论中,国人不但脱离自鸦片战争以来的「唯武器论」,开始理解到近代战争当中充份准备的重要性,同时更以更为全面的角度去分析军事问题。更为重要的是,当时海军后勤理论亦开始变得系统化,开始将各后勤问题纳入一个系统中分析,并视之为海军的「重要基础」,并努力实践有关的思想。可以说,透过海军后勤理论的研讨及其实践,当时国人军事思想已开始和近代军事思想及军事原则接轨。这在近代军事思想发展史当中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甲午中日战争前后日本在朝鲜半岛政策研究
作者:吴国栋  年份:2011-01-01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甲午战争 军机处 日本 借款 近代化 
描述:关和沿海航路权,进而夺取了朝鲜的财政权;通过出兵朝鲜加强了其在朝鲜半岛的军事实力,为最终将朝鲜变为殖民地提供了便利条件。
甲午中日战争文学与中国的日本观
作者:李明韵  年份:2005-01-01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甲午中日战争文学 日本观 日本形象 甲午战争文学 比较文学 世界文学 作家评介 文学评论 文学思想史 
描述:本文以甲午中日战争文学为主要研究对象,在战争文学的层面上,从日本观的角度,分析在风云突变的19世纪末期、中日两国第一次大规模正面交锋之时,中国知识分子认识到的日本形象和对日评价与态度。文章采用涉外文学观念,运用超文学的研究方法,广泛搜集文献进行论证
甲午战争与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思想文化的变迁
作者:夏明涛  年份:2006-01-01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甲午战争 思想文化 社会心理 社会价值观 社会思潮 
描述:觉醒,国人把战争的奇耻大辱转化为发展近代化的强大动力,促进了中国近代社会在经济、政治、文化等诸多方面的变迁,推动了近代社会的全面进步。本文拟从社会心理、社会价值和社会思潮三个层面,试图对甲午战争与思想文化变迁的互动关系作一番的研究和探讨。 本文探讨了甲午战争与社会心理的嬗变,主要是从甲午战后国人心理的变化、民族危机意识的普遍形成以及乙未割台后的社会心理和民族意识,详尽论述了甲午战后社会心理的嬗变;分析了甲午战争对传统价值观念的冲击和甲午战后近代价值观念的形成,从而考察了甲午战后社会价值观念的变化;阐述了甲午战后进化论的传播、近代民主主义思潮的广泛传播和近代民族主义思潮传入的状况,进而对甲午战争与近代社会思潮的传播做了一定的分析和研究。 了解甲午战后思想文化变迁的变化历程,可以有助于了解甲午战后波澜壮阔的社会变迁的动人画面,感受到东方睡狮开始真正的觉醒,认识到国人为推动中国近代化所做出的不懈追求和努力。